模切论坛

首页 » 休闲娱乐 » 『 精品文摘 』 » “床前明月光”原来一直被误读
luozhiyong83lyt - 2007/11/20 15:42:00
  很多古典诗词,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语句,人们往往能脱口而出,掰开揉碎地解释,几乎到了约定俗成的地步。其实,随着现代生活远离古代社会,诸多常识性的文字也日渐生疏,难免后世生吞活剥,以讹传讹。仅举五个手边的例子,便可见**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现在的湖北安陆。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二)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船,不是船只;而是“衣襟”的意思。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了当时八位著名的诗人,其中**段专门写李白的醉态。据说,唐玄宗想亲自召见,李白先生仍然保持**副牛哄哄的高人派头儿。所谓“不上船”,并非不登龙舟;而是敞开衣襟,连扣子都不系。《康熙字典》里明确记载:“衣领曰船”,“或言衣襟为船”。

(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色。“落霞”,不是云霞的意思;而是指“零散的飞蛾”。
  这个句子,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色。”要了解王勃此序的意义,当时当地的风物不可不晓。对此,宋代吴曾在其《能改斋漫录·辨霞鹜》中说:“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自所来,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取以配鹜耳。”宋代俞元德也在其《莹雪丛说下》中说:“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色’,世率以为警联。然落霞者,飞蛾也,即非云霞之霞,土人呼为霞蛾。至若鹜者,野鸭也。野鸭飞逐蛾虫而欲食之故也,所以齐飞。”由此看来,“霞”不是云霞,而是**种飞蛾。另外,“落霞”之“落”并不是“飘落”的意思,“落”在句中与“孤”相对,意思当相同或相近,是“散落、零散”之义。零散的飞蛾被孤单的野鸭在水面上追捕,就形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千古绝唱。

(四)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屋漏,不是屋子漏雨;而是**个方位名词——屋西北角。
  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其中“屋漏”二字历来被解释为屋子漏雨。“屋漏”首先是**个名词,它是屋内西北角的特定名称。《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粤,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宦……”《辞源》修订本“屋漏”条的***个义项是:“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这句诗以借代的修辞方式,举出室内的两个具体地方,“床头”和“屋漏”,代指整个屋子,是列举部分以代整体。两句诗是说:整个屋子都没有干地方了,但还是雨脚如麻下个不停。不直言漏湿而说“无干处”,下句的“雨脚如麻”才无语义重复之嫌。

(五)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所谓“红酥手”可作红润的手指,还可解释为**种点心。
  陆游著名的词作《钗头凤》,写给表妹唐婉。词中以“红酥”形容红梅蓓蕾之色,是个令人陶醉的字眼儿。陆游用“红酥”来形容肤色,便寓有爱怜之意。另有**说是点心,“红酥手、黄滕酒”等,都是桌上的饮品糕点。

凡此种种,不**而足。还是共同努力,广求甚解吧;否则,祖宗的根脉便越丢越少了。
chenbj - 2007/12/1 22:42:00
各领风骚吧
也不能说是误会他的本意。
luozhiyong83lyt - 2007/12/10 8:52:00
兄弟们,大家都发表**下自己的意见塞。
cairns58 - 2008/9/16 17:24:00
不错,学习了,不看还真误读
lcg - 2008/9/16 20:15:00
我上学时,有好多都被老师误导了!学习!学习!
thompson - 2008/9/19 7:29:00
学习。真是误人子弟啊。
月落乌啼霜满天 - 2008/9/29 23:21:00
我想诗人的意境我们只能揣测,能真正明白诗人意思的恐怕只有诗人自己吧,忘茫茫之天涯,叹知己者能有**人足矣!
luozhiyong83lyt - 2008/11/5 17:06:00
月落乌啼霜满天  名字跟人**样有文化味道,文人啊。
haowang666 - 2012/3/8 11:57:00
原来老师说的也是不**定是对的
十分种 - 2012/3/31 17:57:00
只是**种意境而已,不**定要规定事物呀
小李飞刀 - 2012/12/30 20:59:00
承教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床前明月光”原来一直被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