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遭重创:面板界“大虎”失威

发表时间:2011/12/8 浏览:9410

标签:液晶面板 奇美 面板市场  所属专题:模切加工专题

台湾面板双虎之一的奇美电子近日爆出董事长廖锦祥、副董事长段行建双双辞任的消息震惊了面板界。一位面板界资深人士告诉笔者,最高层就这样撒手不管而去不是没有原因,奇美电子连续亏损、人才流失等问题已经让这家台湾当前第一大面板企业步履维艰。

最主要的是,当全球液晶面板产业格局因中国TFT-LCD产业崛起而改变后,台湾企业在面板垂直分工中占据产业上游核心地位的优势已有所削弱,奇美电子在这样的背景中深受涤荡。

难以扭转的亏损

全球液晶面板市场自2010年底开始陷入低迷,价格一路下滑令业者亏损连连,奇美电子也没有幸免连续亏损的命运,至今年第三季底的累计亏损达519.92亿元新台币,亏损面远大于三星、LGD和友达光电。

除了受制于产业景气度的原因外,奇美电子这样的台企在产业链上的短板也是致其亏损的重要原因。

据笔者了解,比京东方等国内面板企业拥有相对优势的台湾企业,却没有像日韩面板企业那样拥有庞大的下游产业,因此奇美电子、友达等台企的液晶面板产能消化来自国内彩电企业的大量采购以外,还有依靠索尼、三洋、日立、东芝、松下、夏普等一批日企的补充性采购,以及依赖于三星、LG等韩国企业对“低端产品”适当采购。

可以说,台湾企业生产的面板不得不主要依赖缺乏保障的外销市场,而台湾面板产业的这一弱点在2008年底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无遗。当时,索尼、三星、LG等日韩企业取消了此前对台湾面板的订单,改为自己供货。这导致台湾液晶面板企业当时开工率最低曾降至四成,几乎濒临“死亡”线,只是国内对液晶面板的巨大需求救了台湾企业的急。2009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消化了台湾三分之一以上的液晶面板产出。

其中,在整个2009年,奇美电子为国内市场提供了约1250万片液晶面板,2010年在海信、海尔、创维、康佳、长虹、TCL、熊猫、上广电和厦华九大国内彩电企业与台湾友达、奇美电子、华映三大面板厂签署的53亿美元的采购订单中,奇美电子约占40%。在今年10月份国内彩电企业又一轮面板采购中,奇美电子占比31%仍位居第一。

然而,出货量大意味着所要承担的风险也大。一旦产业链终端形势不利,奇美电子将深受影响。根据研究机构群智咨询公布的10月份中国六大电视品牌厂整机出货报告及全球液晶电视品牌季报告,中国六大品牌电视品牌出货,在品牌厂库存策略控制下,十月份下降出货量至350万台,全球液晶电视需求再向下微调至2.005亿台,年成长仅约6.5%。

事实也证明,产业链上的风险已让奇美电子陷入财务困境,为此,奇美电子在今年年中还启动600亿元新台币银团联贷案,以缓解运营资金的紧缺。但到9月,银团仅同意300多亿元新台币,根本达不到预定额度。

核心人才遭挖角

重创奇美电子的不仅是亏损层面,核心人才的流失似乎更致命。对面板这种**产业来说,核心人才犹如产业脊梁,但奇美电子就遭遇了人才流失的打击。

奇美电子电视面板事业总处长陈立宜今年下半年举家搬迁至深圳任职于华星光电,而陈立宜其人是帮助奇美电子与国内彩电企业合作推进家电下乡计划的幕后推手,这使得奇美电子成为国内家电下乡政策中受益最大的台湾面板厂。除陈立宜外,奇美电子还有不少高阶主管转赴国内。

被挖角的不只奇美电子一家,台湾友达、华映等均遭遇了核心人才流失的打击。据悉,前友达副总卢博彦、华映研发副总陈光郎、华映厂长吴英明均转赴国内发展,其中陈光郎现任职于TCL集团,吴英明则任职南京熊猫。

台湾面板界人才的流失与国内积极推进面板产业建设有直接关系。

国内加速打造自有新世代面板厂,包括TCL投资的华星光电8.5代生产线、京东方位在北京的8.5代线、合肥的6代厂等,都在今年陆续完工投产,再加上其它外购的生产线,如南京熊猫的6代线等。

由于国内欠缺新世代生产线的量产经验,自有研发能力也不足,想要快速量产、拉升自有技术,最快方法就是对外挖角,而语言相通的台湾面板人才,即成为国内招手的首要对象,国内企业甚至以4.5倍高薪挖角台湾面板业,这对奇美电子、友达等台湾面板企业的发展造成威胁。

产业链地位被削弱

企业层面的波动必定受制于产业,可以说,当全球液晶面板产业格局因中国TFT-LCD产业崛起而改变后,台湾企业在面板垂直分工中占据产业上游核心地位的优势已被削弱,奇美电子在这样的背景中深受涤荡。

2009年以前,日韩台面板企业还未有在中国市场投资的意思,但是中国面板界龙头京东方的一项大举彻底打破了这一默守的局势。2009年4月,京东方第6代线在合肥开工建设。这是在金融海啸开始后惟一开工的生产线,却“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此全球主要TFT-LCD企业的投资计划纷纷启动,中国市场被这些企业打开

2009年8月26日,京东方又确认上马8.5代线,自此,数条高世代面板线项目纷纷涌向中国市场,三星、LG、夏普均成为高世代面板项目的主角,在这一抢滩中国市场的重要布局上,台湾企业的步伐却慢了不少。

台湾企业一方面承受着日韩企业行动上的刺激,一方面无奈于台湾当局在开放向国内投资上的保守态度。当时,奇美电子总经理王志超对国内地区LCD面板产业的加速忧虑重重,觉得台湾“一定有公司要倒”。岂料到,王志超当时的忧虑多少体现到了奇美电子身上。

当国内华星光电8.5代线、京东方合肥6代线和北京8.5代线等面板项目纷纷破土动工继而投产量产的时候,国内方面缺少面板供应保障的局面正逐渐扭转,相应的,台湾方面缺乏市场保障必定加剧。在全球面板产业链上,台湾面板企业的垂直优势有所削弱。

至于奇美电子在经历了此番人事大震动后的命运,台湾分析人士预计了这几种可能性:其一,解决奇美电子财务困境最立即有效的方式,就是奇美电子第二大股东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的力挺。其二,奇美电子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例如引入国内面板厂的资金,参与奇美电子增资,奇美电子提供技术。其三,把亏损的大尺寸面板卖给其他人。其四,政府支持此前提出与友达合并,并提出配套措施也是一条路。


分享此文章的方式

我要评论:( 请您说点什么吧!)

评论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